報告“云監工”們:
武漢“火神山”醫院建成完工!全部實現送電!
我們能源電力人,在國家危難時刻,
英勇前行,不負重托。
突如其來的疫情背后,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正在打響。全國人民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合力抗擊疫情。
防控疫情,電是重要保障。共克時艱,可靠用電不可或缺。這個特殊時期,武漢1100名、湖北1萬余名供電員工奮戰在抗疫一線。這個特殊時期,國家電網27萬搶險保電人員24小時發力!
1月31日23時49分,武漢火神山醫院全部通電!“所有待送電設備驗收均合格,具備送電條件;安全措施已全部拆除;……柜門已關好,無其他工作。確認完畢,送電!”
當天下午,在火神山醫院電力施工現場,隨著送電前的再次確認,4臺環網柜和24臺箱式變壓器的送電工作正式拉開帷幕。“送電成功了!”驗收人員爆發出歡呼。
此時的火神山,在移動照片燈塔的照射下燈火通明,一面面黨旗高高飄揚,仿佛傳遞著勝利地喜悅。不遠處,箱式板房已初具規模,大型機械仍在不懈運轉,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誰能想到,這里在數天前還是一片荒蕪,雜草叢生。
自1月23日接到防疫指揮部下達的火神山醫院電力工程建設任務以來,國網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快速響應、高效組織,當天就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黨員做表率、當先鋒,引領200余施工人員,冒著大雨、踩著泥濘,兩個小時拆除了主供線路保障大型機械進場,連夜完成2條10千伏線路遷移,同時,根據建設方初步負荷需求提前調配好物資和車輛,制定供電施工整體初步設計方案,采取雙電源供電方式,架設總容量14600千伏安的箱式變壓器。
此后,國網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施工人員克服風雨、泥濘、管廊污水阻行等困難,根據醫院責任施工單位建設情況來安裝變壓器和電纜管群,實行24小時施工,堅持“工地的建設到哪里,電纜就鋪設到哪里”,想方設法加快推進電力工程建設。至1月31日,該公司完成了全部24臺箱式變壓器落位及電纜展放工作,開始送電。
火神山醫院通電后,武漢市蔡甸區供電公司已在火神山醫院設立防疫保電指揮部,將實施24小時蹲守保電,做到“病毒不退、我們不撤”,確保醫院可靠用電,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據了解,武漢蔡甸火神山醫院全面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筑面積3.39萬平方米,可容納1000張病床。
燈光不熄,人心不滅。
在這場“戰役”中,我們構成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同呼吸、共命運。
火神山醫院電力建設時間軸
1月23日15時
供電公司收到指揮部通知:為武漢“小湯山模式”醫院建設供電設施工程。
16時30分,供電員工到達武漢蔡甸知音湖武漢職工療養院查看施工現場。
1月23日23時40分
完成拆除主供線路,保障大型機械設備進場。
1月24日1時
在配合建設方場地平展建設后,完成了1條10千伏線路遷改工作。
1月24日7時30分~10時
緊急調配供電施工隊10支、施工人員200余人,1臺發電車到達現場。
1月25日1時
根據火神山醫院建設項目部提出的初步負荷需求,在沒有獲得設計圖紙的情況下,提前準備電力變壓器24臺、電力電纜20多千米等物資。
1月25日19時30分
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連夜完成4臺環網柜的吊裝任務。
1月25日22時
配合完成另1條10千伏線路的再次遷改工作。
1月26日13時
配合完成了24日遷改的10千伏線路的再次遷改工作,現場遷移電桿10余根。
1月26日18時55分
完成了4臺環網柜的安裝、調試、送電工作,展放電纜1000米。環網柜送電成功,全部投入運行。
1月26日21時
完成了6臺電力箱式變壓器的基礎工作。
1月27日上午
陸續開展另外18臺電力箱式變壓器的基礎工作。待接現場變壓器點位交付后,立即對做好基礎的6臺箱式變壓器進行挪位。
1月27日19時
6臺箱式變壓器安裝調試完成,電纜土建部分加緊施工。
1月28日12時
22臺箱式變壓器的土建基礎及落位安裝完成,電纜管群實時敷設。
1月29日12時
電纜敷設4000米,達到計劃一半。
1月30日18時
24臺箱式變壓器的土建基礎全部完成,18臺箱式變壓器已具備送電條件。200余名施工力量,實行24小時施工,確保1月31日完工送電。
1月31日14時28分
24臺箱式變壓器落位,8000米電纜敷設完成,火神山醫院開始執行送電。
1月31日23時49分
火神山醫院通電!
3天,武漢雷神山醫院送電!2天,完成黃岡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荊州市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全面送電任務!
面對限期送電的急難險重任務,供電員攻堅克難、忘我拼搏,24小時不間斷施工,用能源電力人的速度,與時間賽跑,為打贏防控疫情阻擊戰奮斗!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1月28日在北京表示,"在疫情面前, 中國政府展現出堅定的政治決心,采取了及時有力的舉措,令世人敬佩。中方行動速度之快、規模之大,世所罕見,展現出中國速度、中國規模、中國效率,我們對此表示高度贊賞。"
究其原因,大概有三。
其一,在短時間內建成醫院應對重大健康危機,中國已有建設模式可循。武漢這次其實是打了一場阻擊戰,北京當年是則是遭遇戰,和當年相比,武漢有積極主動的一面,措施也更為有力。
其二,醫院的動員與建設過程展示了我國強大的政治優越性。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政治優勢。
其三,全國人民凝聚起堅定的中國精神,共克時艱、共渡難關。晝夜不停的挖掘機大軍及建筑工人、源源不斷輸送至武漢的物資、數干名奔赴一線的醫務人員等等,都體現著這場戰“疫”的意志力與決心。
我們不能忘記速度奇跡的背后
為之付出的成千上萬的勞動者
他們不是直接跟死神搶生命的人
但他們是跟死神搶時間的人!
現在
火神山的幾千名工人已經兌現了承諾
如期、保質、安全的完成了工程交付!
能源電力工作者們
將繼續堅守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抖擻精神繼續投入新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