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將于12月1日起施行
10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圍繞“放寬市場準入、優化營商環境”的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規范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若干規定》(下稱《若干規定》)已經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第17號令形式發布,將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秦宜智表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知識產權局將結合實施商標法和《若干規定》,持續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嚴厲打擊各種破壞商標管理秩序的違法行為,努力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誠實信用的市場環境。據了解,今年4月2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對商標法的修改決定,將于今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為落實好上位法規定,此次出臺的《若干規定》共有19條,從4個方面對商標申請注冊行為著力進行規范。一是將散見于商標法多個條款,以及在工作實踐中梳理總結的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商標申請注冊行為作了集中規定,對商標代理機構提供代理服務予以明確規范。堅持全流程監管,明確在商標審查審理的各個流程、各個環節中依法打擊惡意商標申請注冊行為。二是列舉對惡意申請商標注冊進行審查時的考慮因素,增強審查商標注冊行為的操作性和透明度。三是嚴厲懲治惡意商標申請注冊行為和違法代理行為,對惡意商標申請人設置了處以違法所得三倍、最高不超過三萬元的罰款,對幫助從事惡意申請的商標代理機構處以最高十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停止其受理業務。四是進一步優化商標申請注冊渠道和流程,為申請人提供更多便利,提升服務水平。
國家知識產權局條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一直高度重視商標惡意注冊問題,在商標注冊審查和審理階段采取有效措施,將打擊惡意注冊工作關口前移,依法對商標惡意搶注行為進行規制。201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商標注冊審查和異議環節,累計駁回非正常商標申請約10萬件,有效維護了正常的商標注冊秩序。
● 2019年國補戶用光伏并網容量已達標 后續政策正在加緊研究
從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發布微信公號獲悉,截至9月底納入2019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的戶用光伏并網容量達標,后續政策正在加緊研究中。
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2019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9〕49號)規定,“國家能源局于每月15日前對外公布當年截至上月底全國累計新增并網裝機容量。當截至上月底的當年累計新增并網裝機容量超過當年可安排的新增項目年度裝機總量時,當月最后一天為本年度可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的戶用光伏并網截止時間。”
按照國家能源局要求,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承擔戶用光伏新增并網容量統計工作。自今年7月起,在有關省級能源主管部門和電網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我中心連續完成了三次統計工作。根據統計,截至9月底納入2019年國家財政補貼規模的戶用光伏并網容量達到427.74萬千瓦,已超過2019年度國家能源局安排的350萬千瓦新建戶用光伏項目并網容量。
根據國能發新能〔2019〕49號文件,10月31日即為2019年度可享受國家補貼政策的戶用光伏并網截止時間,在此前并網的戶用光伏項目都將納入今年的補貼范圍。參照近幾月新增戶用光伏并網容量,預計到10月底,納入2019年度國家財政補貼范圍的戶用光伏并網容量將達到500萬千瓦左右,補貼總金額達到9億元左右,與7.5億元的年初安排補貼額度基本匹配。
據了解,相關政府部門正在加緊研究2020年度光伏發電補貼政策,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研究納入國家財政補貼的戶用光伏補貼額度、補貼強度和并網容量。
為準確評估戶用光伏投資收益,保障戶用光伏項目建設質量,在當前11月、12月戶用光伏相關政策尚未明朗的情況下,建議投資者慎重決策戶用光伏投資行為,著眼于項目全生命周期經濟可靠運行,合理安排建設進度。
● 農業農村部:全國各類扶貧產業基地已超10萬個
2019年扶貧日產業扶貧論壇近日在北京舉行。在論壇上,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馬愛國透露,全國各類扶貧產業基地已超10萬個,產業扶貧為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撐。
到2018年底,貧困縣實際整合使用的財政涉農資金達到8200億元,支持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小額信貸資金達到5600億元,組建各類產業技術專家組4100多個,選聘貧困戶產業發展指導員26萬人,為各地推進產業扶貧提供了有力保障。832個貧困縣都編制了產業扶貧規劃,因地制宜確定了扶貧主導產業,很多貧困鄉村的扶貧產業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跨越,也涌現出了洛川蘋果、贛南臍橙、定西馬鈴薯等一大批產業扶貧優秀范例。
近年來,全國共實施了98萬多個扶貧產業項目,累計建成各類扶貧產業基地10萬個以上。各地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生產、土地流轉、股份合作、資產租賃等方式,構建了“企業、園區、合作社+貧困戶”等有效帶貧模式。832個貧困縣已發展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4萬家、發展農民合作社68.2萬家,超過三分之二的貧困戶實現了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中,92%的貧困戶已參與到產業發展當中。2018年全國脫貧的475萬貧困戶中,得到產業扶貧幫扶的有353萬戶、占比達到74.2%,產業扶貧已經成為“五個一批”工程中帶動脫貧人口最多的。
● 日前,青海省發改委、青海省能源局、青海省財政廳等十部門發布《關于印發青海省冬季清潔取暖實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表示,青海省屬于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地區,鼓勵各市州根據實際情況,少量試點采用“燃氣+太陽能”、“電+太陽能”等聯合互補的取暖方式,探索發展新型供暖形式。
●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推動落實新能源產業三年行動計劃
為加快打造“天津智港”,推進本市新能源產業發展,2018年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起草,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天津市新能源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為推動落實行動計劃,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各相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措施,加強新能源產業建設,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重點企業增速明顯。去年以來我市積極實施《新能源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為重點領域,重點依托我市工業副產氫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優勢資源,以快速完善建立我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資源為導向,重點引進培育氫燃料整車、燃料電池電堆及系統集成等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實現我市新能源產業多類型發展。部分重點企業增長迅猛,力神公司2019年1-7月營業收入實現33.59億元,同比增長20.78%;一汽豐田上半年產量28.1萬輛,營業收入277.1億元,同比增長18.4%;長城哈弗1-6月產量20.7萬輛,營業收入152.5億元,同比增長62.1%。
二是打造新能源產業應用示范場景。充分借助我市不限行不限購等優惠政策,以公交、物流、網約車、租賃用車等推廣領域為重點,加快充電基礎設施等建設,加強宣傳力度,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知認可度,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全市范圍的推廣應用。1-6月,全市推廣新能源15320輛,同比增長35.6%,截止2019年6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達到13.3萬輛。卡羅拉插電版(PHEV)、國能NEV-93車型相繼下線并投放市場,一汽大眾探岳插電版(PHEV)預計年底實現SOP,力神百億瓦時動力電池項目、國安盟固力5Gwh三元軟包動力電池等項目加速建設中。
三是新能源產業創新平臺不斷壯大。全市建有3家市級工程中心、3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并聚集了中電科十八所、電傳所等多個國內較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天津市動力電池產業已形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電池隔膜等全產業鏈供應體系,并以此為依托建立了國內該行業唯一的“國家鋰離子動力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和“天津市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中心”等多個高水平的研發、示范平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頂尖科研機構和第一智庫平臺,在全球汽車檢驗認證、共性及前瞻性技術研發和行業智庫等領域具有的全國領先優勢,為天津市整車企業及零部件企業的檢測試驗進行支撐和相關技術交流等服務,并在各項新能源產業各重點領域相關的軟課題中發揮了重要的“智囊團”作用。